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闲聊] 2021 年,疫苗能结束新冠大流行吗?

[复制链接]
92595 14
0ca53a0 发表于 2021-1-1 04:48:5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1 年,疫苗能结束新冠大流行吗?


上一篇:新西兰颁发2021新年荣誉勋章,她获奖成为今年的“华人之光”
下一篇:2021年,疫苗能终结新冠大流行吗?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4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沐忆笙 发表于 2021-1-1 04:49:19 | 只看该作者
 
印度生产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疫苗,印度疫苗凭借价格优势中标了联合国六成的慈善疫苗供应。你看印度的传染病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路过的孩子困 发表于 2021-1-1 04:49:47 | 只看该作者
 
一般社区/乡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的日接种能力,在300针左右。
其中还要有三个上午留给计划免疫,半天留给hpv,一周只剩下5天。
就算全面向保健科倾斜资源,周末不休。
每个街道/乡有10多万人。
70%接种率被动免疫要7万人。
刨除可以在学校医务室接种的2万学生。
再刨除有国企医务室可以接种的1万铁饭碗。
还有4万社会人等待接种。
需要6个月,全国才能完成接种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aghhhjx 发表于 2021-1-1 04:49:5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人类运气好的话,2021年夏天有可能基本结束疫情。但这其中疫苗只占小部分作用,因为到2021年夏天,疫苗不可能大规模接种,各种因素都很顺利才有可能结束疫情。包括但不限于:
今年冬天全球其他国家感染的人数非常多,相当比例的人群已经具有抗体。
经过一个冬天的病毒铺肆虐,大多数国家的人民已经有了一个相对良好的习惯,如戴口罩,清洗手,不举行大型的聚会。
疫苗覆盖了绝大部分高危人群。非高危人群也已经有一部分接种了疫苗。
病毒没没有发生大的变异,抗体能维持一年以上。
北半球的夏季高温大大的降低了病毒的传播数R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penglangshuma 发表于 2021-1-1 04:50:49 | 只看该作者
 
先说结论,2-3年像sars一样完全结束是不可能的
但是不结束是不是就意味着在那之前不能出门,不能出国,不能旅游呢?
我是比较乐观的,我预计到2021年8月份,全世界大部分地方的疫情会大大趋缓,而冬天本来加重是正常情况,今年冬天也没去年那么措手不及,随着群体免疫,疫苗,还有防控经验意识的提高,往后的冬天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快乐音符_lin 发表于 2021-1-1 04:51:49 | 只看该作者
 
不能将新冠肺炎防治依赖于疫苗
每个人都老老实实做好防护仍旧是防止疾病大规模流行的前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_lulalu 发表于 2021-1-1 04:52:15 | 只看该作者
 
近日,美国药厂辉瑞(Pfizer)和摩德纳(Moderna)分别推出了新冠疫苗。11月20日,辉瑞制药公司表示,已向美国监管机构FDA递交新冠疫苗紧急使用的申请。


如果获得审批,最早可能在下个月开始限量注射疫苗,并且正在研究第二代更方便运输的疫苗。

应该如何看待新冠疫苗研制成功的意义?疫苗使用和疫情控制的前景如何?洛杉矶华人资讯网记者就此访问到了资深的华裔医药质量保证(QA)专家、旅美科技协会总会前会长,同时身兼电台节目主持人的于浩先生。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11月20日报道(记者 Johnson)近日,美国药厂辉瑞和摩德纳分别推出了新冠疫苗。应该如何看待此事件的意义?疫苗使用和疫情控制的前景如何?洛杉矶华人资讯网记者就此访问到了资深的华裔医药质量保证(QA)专家、旅美科技协会总会前会长,同时身兼电台节目主持人的于浩先生。

于浩首先开门见山地表示,疫苗研制成功,眼下最大的意义在于“安抚人心”。在这个美国历史上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民众知道终于有疫苗了,而且这两个疫苗的有效率都超过了90%,甚至远胜于其他疫苗一般75%左右的有效率。这对于社会稳定有重大的帮助——无论是对美国国内还是国外。“大家终于有盼头了。”他说。


现代制药技术保证疫苗的高有效率



在目前公布有效的两种疫苗中,辉瑞(Pfizer)和德国BioNTech公司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有效率达到了90%,而摩德纳(Moderna)研发的疫苗有效率更是高达94.5%。于浩认为,这体现了当今人类科技水准的巨大进步。

首先是生物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能够针对新冠病毒开发疫苗,首先直接证明了人类对信使RNA(即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了解程度已经非常深入。而这又是人类整个基因科学水准进步的一环。虽然这次疫苗研发成功并非基因科学的直接成果,但它的“副作用”已经造福了人类。

此外,这也是制药管理水平的巨大进步。特别是数据技术的应用,对疫苗的研发非常有帮助。在研发过程中,一旦疫苗研发出现问题,只要停下来仔细研究数据,就可以修正错误。这让疫苗研发可以非常有针对性,成功率非常高。

于浩认为,目前的疫苗会非常可靠,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副作用问题。“现在的数据模型是很值得信赖的。虽然目前疫苗人体试验的规模并不大,但是由于研发数据模型的精确性以及医药数据监管的严格,避免了很多无意识的人为因素的影响,我相信这个疫苗在全面推广后不久就会有效把疫情控制下来。”他说。


疫苗投入大规模实际使用还需时间



于浩做了这么一个比喻:“千万不要在1945年4月份死”,因为二战马上要结束了,好日子要开始了。他是希望借此比喻呼吁民众能够在接下来的多个假期,包括感恩节、圣诞节和元旦假期都能保持警惕性,不要大规模聚会,避免在接种疫苗之前感染病毒。

“疫苗一时半会儿都到不了你手里,怎么着也得等到明年4、5月份甚至更迟。”于浩说。他首先指出疫苗此刻其实还没有得到FDA的批准,只是数据表现优良,而且作假成本极高,所以得到了社会的普遍信任而已。而在FDA审核疫苗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审批耗时长就是一个问题。

此外,疫苗的制造、运输和分发也需要一个过程。根据目前的方案,疫苗会优先分配给高危人群,例如医护人员和老年人等易感人群。但对于相对年轻力壮的人群,那还要等更长一段时间。而如何避免在集中接受疫苗注射时引起交叉传染等细节也是个问题,需要时间制定完善的方案。

因此,于浩估计,一般的美国人能在明年6、7月份全部完成注射已经非常理想。预计整个有效的全体免疫力将会在8月份成型,让美国人可以安然度过明年下半年的节日季和开学季等重要时刻。


有疫苗不等于万事大吉



于浩指出,千万不要认为有疫苗就万事大吉。疫苗大规模接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最令人头痛的可能是一些反疫苗的人群,例如疫苗反应强烈的人群。他们打了疫苗,强烈的疫苗反应等于让他们先小病了一场,那么他们可能很抗拒接种。至于个别宗教团体,他们一直以来就反对人们疫苗注射。这些不肯施打疫苗的人会造成群体免疫力的局部空白。

而疫苗有效率也摆在眼前。无论是90%还是94.5%的有效率,都表示还有5-10%的人群不会得到疫苗的保护。“万一你属于那5-10%的人群,那就是一个大问题。”于浩认为不能忽视这个风险。

最后就是疫苗的有效期目前完全没有证据可以支持。有些人注射了疫苗之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于是对生活习惯的要求就降低了,例如不注意个人卫生,而且无节制抽烟、喝酒,加上作息不规律,这都会导致自身免疫力的下降。一旦疫苗失效,病毒又会乘虚而入。

综上所述,于浩提醒,对于新冠病毒而言,民众自身的抵抗力才是最重要的。


全球免疫前景



目前,俄罗斯和中国都声称开发了自己的疫苗。世界防疫体系分成了好几个区块。如何保证全球的防疫工作能够协调呢?于浩认为全球不同地方的防疫需求不同,难以简单描绘前景。

以中国为例,就防疫压力而言目前其实非常小。于浩说:“中国的防疫措施非常严厉,已经基本上把人传人的情况给杜绝了。因此中国的免疫压力比美国小太多了。”中国只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局部免疫即可——哪个地区出现了传染,就集中力量优先在哪个地区做疫苗接种工作。而在美国,从东岸到西岸广大的地区都有非常大的疫苗接种压力,情况非常糟糕。

此外,疫苗成本也需要考虑。并不是美国的疫苗成功率高就会被推广出去,因为疫苗的价格可能是其他国家难以接受的。各国目前只能按自己的实际能力来推广疫苗。

至于环球旅行何时才能普遍进行,于浩认为,只要等到全球的发病率普遍降低到一定水平即可。当新冠肺炎已经不会成为一个流行性的威胁,那全世界的交流、旅游都会是可行的了。而一个简单的策略在于,只要对有频繁商务和休闲旅游需求的旅客做好免疫工作,对于环球旅行中的传染问题就已经有了很好的控制。


政府防疫政策也影响成败



于浩认为,光靠疫苗是不行的,控制疫情还需政府的作为。就过去的表现而言,政府在这方面的表现还是不够积极。在今年8、9月份,美国和欧洲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坐等群体免疫力出现的消极论调。现在,如果下届政府上台执政,希望可以采取更加强硬的防疫措施。

政府必须在接下来的两个时间节点加强措施。第一是在疫苗能大规模分发之前,强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还是必须执行的;在营业场所和其他场合,必须限制人群聚集程度。第二是在疫苗分发之后,政府要想尽各种办法去鼓励民众打疫苗。除了上面提到的疫苗反应和宗教因素造成的抗拒接种问题,也要防止一些有自私心理的人的出现。这种人会认为既然大家都已经接种了,那自己也就不用接种了。但其实这种想法很危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翎飘花 发表于 2021-1-1 04:52:50 | 只看该作者
 
2020年就要结束前,全球累计约有40个国家开始或即将接种新冠疫苗。对于即将到来的2021年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正如疫苗的到来被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形容为“让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隧道尽头的曙光”。但在病毒快速传播、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从7000万至8000万仅用时14天的当下,疫苗的生产依然需要与时间进行一场未知的赛跑,同时,在分配等领域又要同“疫苗民族主义”做一场或明或暗的较量。岁末年初,盘点一年来全球疫苗研发的种种努力和展望明年疫苗是否会给终结这场大流行一个时间表时,乐观情绪和悲观情绪同在,因为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除非人人都安全,否则无人会安全”。
“在谨慎与迫切间找到平衡”
“2021年6月。世界进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模式一年半。病毒继续以缓慢速度蔓延;间歇性的封城令成为新的常态。一种已获批准的疫苗可提供6个月的保护,但国际交易拖慢了疫苗的分销速度。据估计,彼时全世界已有2.5亿人被感染……”这是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网站今年早些时候一篇文章的预测。文章不可能准确预测2021年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至少截至2020年年底,人类已拥有不止一种新冠疫苗,而且全球已有多国批准新冠疫苗的注册上市或紧急使用,让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得到疫苗的保护。
对疫苗这种“高科技武器”的试验和期待贯穿了2020年全年:1月12日,中国向世卫组织提交了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为全球科学家研究新冠病毒及其疫苗奠定了基础;3月,中美两国几乎同步宣布“已有候选新冠疫苗开始进入临床试验阶段”;7月22日,中国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8月11日,俄罗斯宣布“卫星V”疫苗已获国家注册,从而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注册的新冠病毒疫苗;10月中旬,中国疫苗接种计划引起全球关注;进入12月,欧美多国开始接种;12月22日,世卫组织更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正在进行研发的新冠疫苗共有233支,其中61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进入临床三期试验阶段的有十几支。“当科学家在研发疫苗时,需要在谨慎考察疫苗的效果和人们需求的迫切性之间找到平衡。”一家跨国药企的疫苗研发负责人表示,在新冠疫苗的研发中,人们将后者放到了更高的位置上。
中国的疫苗研发处于全球第一方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本月19日披露,中国已有5支疫苗(国药中生的两款灭活疫苗、科兴的灭活疫苗、军事科学院联合康希诺公司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飞龙科马共同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在海外开展三期临床试验,其中国药中生的两款灭活疫苗与科兴中维的灭活疫苗均是全球最早开展三期临床试验的。12月24日,土耳其卫生部长科贾表示,对该国自愿接种科兴疫苗志愿者数据的初步分析显示,科兴疫苗的有效性达91.25%,临床试验期间未发现严重副作用。前一日,巴西圣保罗州政府和布坦坦研究所也举行发布会,宣布科兴中维的克尔来福新冠疫苗具备有效性。本月早些时候,阿联酋与巴林分别发布声明称,国药中生的疫苗有效性为86%,能100%预防中度和重度病例。
同样位于研发第一方阵的还有美国辉瑞与德国BioNTech合作研发的mRNA疫苗、美国莫德纳公司的mRNA疫苗以及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等。上述研发机构均公布了疫苗的高有效性。
“明年年底不会出现群体免疫”
“希望”“里程碑”“新的开始”,当今年12月美英等国民众开始接种新冠疫苗,这些积极的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报道中,替代了“绝望”“混乱”与“遥遥无期”。正如这种转变中折射出的期待,在大多数民众的眼中,疫苗被视为让这个世界重回正轨的决定性力量。甚至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等国际机构分析预测:美国最有可能在2021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结束疫情,通过接种疫苗实现群体免疫。
尽管所有人都希望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终结能有一个时间表,但麦肯锡也提出,现在依然很难判断“终结”会是以怎样的定义出现。麦肯锡认为,一种可能是,通过疫苗接种实现“群体免疫”,尽管人们可能需要像接种流感疫苗一样定期接种新冠疫苗,但病毒的广泛传播威胁将消失。另一种可能则是仅有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各国还需要依靠快速准确的检测、治疗方式的改良以及公共卫生对策的加强,来保持一种“新常态”。
“2021年,人们可能仍然会持续生活在病毒与疫苗的‘冰与火’共存的世界中。” 美国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副教授陈表示,在麦肯锡提出的两种状态中,人们会逐渐从第二种向第一种过渡。他同时强调,疫苗的作用取决于它的有效性、产能和供应链以及民众的接种意愿,但这三方面都存在各自的问题。国内一位不具名的免疫学专业人士也告诉记者,在2021年实现“群体免疫”几乎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是出于疫苗本身还是各国政府的执行力以及民众对疫苗的态度,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日前表示,全球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必须保持警惕,因为即便有新冠疫苗问世之后,也仍需要一段时间让大部分人得到接种,2021年年底前不会出现群体免疫。
截至目前,已被批准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都被视为能保证一定的有效性,但疫苗能给人体带来多久的保护性则仍无人可以给出准确答案。即使是全球最先启动临床试验的疫苗,其志愿者的接种时间也仅有半年多,之后其体内的抗体水平会出现何种变化仍需要时间观察。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近日也强调,由于新冠病毒出现还不到一年,疫苗能提供多长时间的保护还不能下结论,但一些数据显示,疫苗保护期在半年以上是没有疑问的。此外,近期在英国、南非等地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情况,也给疫苗的有效性带来了新挑战。
新冠疫苗有效期的不确定或许会导致人们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但更令人担忧的问题可能是:有多少人愿意接种疫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世卫组织早在 2019 年就警告称,“疫苗接种迟疑”是对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近期刊发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调查报告显示,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对新冠疫苗的接受度有巨大差异,有近90%的中国受访者愿意接种“经过验证的、安全有效的疫苗”,但也有国家的民众接种意愿甚至不到六成。益索普近日发布的一份民调显示,各国约有74%的人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其中67%的美国人表示会接种。针对这项调查结果,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健康与医疗平台负责人阿尔诺·贝尔纳特分析说:“对疫苗信心方面存在的26%的缺口足以影响推出新冠疫苗的效果。”
值得关注的“疫苗争夺战”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近日预测:在“2021全球大趋势”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疫苗争夺战”。相关文章说,随着首批疫苗供应数量大幅提高,众人关注的焦点将从研发疫苗的壮举转移到同样艰巨的任务:分配疫苗,“除了疫苗外交,国家内部和国与国之间,将会展开一场谁该获得、何时获得疫苗的争夺战”。
截至上周,被各国和国际组织预购的新冠疫苗已接近80亿剂。尽管这一数字已与全球人口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拿走了这些疫苗的一半。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等高收入国家的疫苗预购量均超过本国正常需求。加拿大人口不到3800万,已订购3.5亿剂新冠疫苗,即使按照每人需要接种两剂计算,也足以让全国民众打上四五轮。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的年产量保守估计在20亿至40亿剂之间。此外,有分析称,如果高收入国家在不考虑全球公平性的情况下使用最先生产出的20亿剂疫苗,那么全球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数可能会增加一倍。这意味着,面对未知风险,财力雄厚的国家正在抢购疫苗,但大量的低收入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却只能“望苗兴叹”。2021年,全球要避免出现疫苗分配领域的鸿沟。一位熟悉非洲事务的中国外交界人士表示,尽管有的非洲国家出于同欧洲的传统关系,更乐于从欧美公司采购疫苗,但无论由于国库紧张还是“排不上号”,都难以获得足够覆盖本国大多数人群的新冠疫苗,因此,它们还是要考虑选择中国的疫苗或求助于国际组织。
国家与地区间的贫富不均导致的免疫差异已为人类带来过教训。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出现了近100年,但2018年全球依然有约1000万例结核病新发病例。陈希说,由于资金问题,卡介苗始终没有在发展中国家普及,这一瓶颈导致每年上百万人的死亡,人类需要在对抗新冠病毒的过程中吸取教训。同样,在新冠疫苗接种初期的首要任务“是为所有国家的特定人群接种,而不是一些国家的所有人”。
目前,由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世卫组织牵头成立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旨在为所有国家寻找有效疫苗,目前已有近190个国家和经济体加入这一机制。本月18日,世卫组织透露,COVAX已获得近20亿剂疫苗供应协议,如疫苗获得批准,参与计划的低收入经济体或能从明年上半年开始接种疫苗。但还是有舆论担心,仅依靠国际组织筹集到的有限资金以及少数的直接订单,全球疫苗供应及分配的不平等问题依然难以解决。近日,加拿大和法国官员称正在努力开发一种机制,让富裕国家可以通过COVAX分享多余的疫苗剂量。
陈希,由于“疫苗国家主义”“疫苗民族主义”的存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订购数倍于本国人口的新冠疫苗,只有在他们本国实现“群体免疫”后,才可能将这些疫苗释放到支付能力较弱的国家,但这种分配上的低效可能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全球的“免疫洼地”、抗击疫情的漏洞。
此前,中国宣布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其作为全球公共产品,而且目前已向多国供应。有分析认为,当前国际疫苗分配出现的不平衡状况也给予中国疫苗更多机会,尤其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巨大需求。巴西、印尼、新加坡和土耳其等国都计划把中国疫苗作为免疫计划的一部分。土耳其《光明报》主编图克·阿恰克表示:“土耳其人更多依赖中国疫苗,因为它们在土进行了上万人的临床试验。此外,土耳其人的反美情绪非常强烈,人们对美国疫苗的兴趣不高。美国糟糕的抗疫表现也动摇了人们对它的信任。”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中美两国是目前研发及生产新冠疫苗的主要国家,如果在拜登明年1月上任后,两国在对抗新冠病毒上不受政治化影响并加强合作,无疑有利于让全球更多民众享受到疫苗带来的保护。但他也表示,这种合作能达到什么程度,依然要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梦水莲 发表于 2021-1-1 04:53:48 | 只看该作者
 
不能,因为首先不可能人人打上,实现全人类覆盖,其次新冠变异性很强,请看本人文章:
疫苗与新冠变异
2020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在这新冠肆虐的年底,有两个比较重磅的消息:一个是好消息,各国人民寄予厚望的新冠疫苗已陆续开始投产使用;另外一个就是坏消息了:新冠疫苗在英国发生了变异,传染率据说有70%的增强。
很多人担忧,新冠变异后,我们的新冠疫苗还有用吗?从目前看来,暂时是没问题的,毕竟目前新冠变异的幅度还有限,疫苗仍然可以保证其作用。
但是长期来看,却未必能那么乐观。有一点特朗普说得不算错,新冠就是"大号流感"。不同于我们大多数物种的双链DNA结构,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基因都属于单链RNA结构,具有很强的变异性。经过不断的演进,他们会变异出与原先差异很大的品类,有可能突破现有新冠疫苗的免疫屏障。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就不得不再次针对性地开发新的疫苗——正如我们现在的流感一样,哪怕你前一天刚刚打上最新研发出产的流感疫苗,后一天仍然有可能流鼻涕打喷嚏——不好意思,流感病毒的变异永远要比疫苗的研发更快。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似乎只有一种方案了:在新冠病毒变异到一定程度之前尽快生产足够的疫苗,实现所有人类的全覆盖。那么,人类是否就能彻底消灭新冠病毒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新冠病毒的战争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不是疫苗的产能足够就能覆盖所有人。(否则以人类粮食的产能,早就可以消除全球贫困了)这个世界永远是不平等的,不仅在国家地区间,甚至在某些国家内部,许多人都早已被排除在疫苗注射人群以外。因此,借用世卫组织的话说,新冠病毒很可能将与人类社会长期并存下去。
然而我们却又没必要因此恐惧,也许这本来就是物种演化的本质:作为结构最简单的物种,病毒甚至连细胞都不算,但却反而拥有最强的变异与适应能力;而人类虽然是地球上目前已知最复杂的物种,社会具有高度的精密分工机制,却反而因此导致了抗风险能力的退化。
在未来,人类将通过疫苗与自然抵抗,可能会在数代人以后逐渐形成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
而新冠病毒的演化方向,则必然往高传染性、低致死性方向发展,毕竟这样的新冠病毒才最有利于其生存和传播。
也就是说,未来的新冠病毒将可能变成类似流感的存在,人类将与新冠病毒以这种方式“和平共处”,共同繁衍。
与其恐惧新冠,不如思考未来。新冠疫情给全人类敲了一次警钟,让我们思考:人类的发展道路,到底应该走向何方。
(完)
作者:夜星Spark 五线小城,籍籍无名,人微言轻,恰似夜星。
米粒之光,也放光华,绽放我所有的热量,只愿你多一份温暖。
今日头条/公众号/新浪微博账号:夜星Spark,知乎账号:夜星,搜索可以关注我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如果喜欢,欢迎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
http://weixin.qq.com/r/N0wRCSzEwnG9rWhq9xkl (二维码自动识别)
http://toutiao.com/c/user/4283342013083168/?from=qrcode (二维码自动识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冒胚胎刮缺 发表于 2021-1-1 04:54:2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比较困难,因为新冠变异速度太快,而国外又给病毒提供了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Ծ‸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10 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