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农业] 用好“新农具” 干好新农活——酒泉市科技兴农步伐不断加快

[复制链接]
43325 0
烟熏_抹淡妆 发表于 2023-5-19 14:36:5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好“新农具” 干好新农活——酒泉市科技兴农步伐不断加快 第1张图片
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和李嘉国交流蔬菜栽植技术。
春播秋收、喷洒农药,智能农机全程帮办;温室大棚卷帘放风、浇水施肥,手机上就能远程控制;选什么品种、用什么基质、怎么防病害,农业科技特派员上门指导……农户越来越省心的背后,是酒泉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强科技”行动部署,系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的不懈努力。
5月8日,肃州区东洞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返乡创业青年李嘉国正在温室里忙着进行生菜和芹菜的无土栽培。育好的生菜和芹菜苗洗净根部泥土后,一株株栽植到带有定植孔的泡沫板上,像坐船一样漂在含营养液、深约15厘米的蓄水池中,根须泡在水中吸收营养就能生长。这是目前非常流行的水培种植方式——深液流栽培。
“这种种植方法操作简单、省钱省力,多茬种植产量高。营养液浓度、温度等不会发生大变化,蔬菜生长环境较稳定,更重要的是几乎不会发生任何病虫害。种出的蔬菜没有泥土和农药残留,口感也更好。”李嘉国说。
李嘉国的蔬菜温室是市农科院在肃州区东洞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设立的20个实验示范温室之一。
“开展深液流栽培研究,目的是丰富全市现行日光温室结构类型下的栽培模式。除了水培蔬菜,农科院技术人员还在不同温室开展了不同基质栽培研究,探索最适合的种植模式。”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东洞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科技特派员李波说,酒泉戈壁生态农业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研究总结制定了22项戈壁生态设施农业栽培技术规程,研究设计了6种日光温室墙体材料和11种基质配方,创新研究出适宜戈壁生态农业栽培的瓜菜新品种6个,总结了主要蔬菜槽式栽培模式下的需水、需肥规律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探索创新栽培新技术新模式12项,推动温室瓜菜向低碳、节能、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温室配备自动水肥一体机、卷帘机等智能化设备,我用手机就能远程操作,轻松管理。”正在采摘黄瓜的种植户刘喜来说,各种智能化设备已经成了他离不开的“新农具”。
植保无人机、施肥播种一体机、废旧农膜捡拾回收机和洋葱、番茄、辣椒等高原夏菜秧苗移栽、收获等先进机械装备的应用也为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酒泉市近年来引导扶持农机生产企业大力开展创新研发,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至2022年底,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7%。
市农机中心工程师张明辉介绍,2022年,全市农机制造企业总产值达4.35亿元,销售额达3.41亿元。至目前,全市已有耕整、播种、田管、收获、收获后处理、农业废弃物利用等十大系列70余个农机产品,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00余项,多项成果填补了省内空白。
有了好工具,还要会用。全市持续开展“田间地头科技行”活动,组织市县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组、种养园区、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
在“新农具”和市农科院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种植户李军国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10座西红柿种植温室。
“今年,特派员指导我使用了基质修复和循环利用新技术,种植成本大大降低,西红柿产量提升了30%。”李军国说。
“丰产的诀窍就在于水肥管理。我们通过和农户不断沟通,研究制定出一整套成熟的水肥实施方案,最终实现了农产品品质改善和产量的显著提升,增强了戈壁农业发展后劲。”科技特派员钱宝玲说,帮助农户用好科技“新农具”,为农业质效双提升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近年来,酒泉市在新技术研发、新品种示范、新装备配套、技术标准制定上不断推陈出新,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增长,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酒泉融媒记者 张 花)
责任编辑:李雪锋


上一篇:静宁县:科技兴农促发展
下一篇:(时政)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   厚植爱农情怀练
标签:无人机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7-1 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