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财经] 谭雅玲:预期与现实不符的意义与目的何在?

[复制链接]
80958 0
明天的情怀 发表于 2024-1-2 11:31:0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岁末年初市场出现一种奇怪的论调,其一是我国经济向好、增长率调高;其二是美国经济强劲、美联储降息强化。这两种与事实完全不同的局面是自然现象、还是人为故意炒作煽动性值得警惕,未来风险评估将是识别真伪的关键期。
一方面是外部炒作我国经济具有谋略性干扰值得警惕。2023年我国经济复杂与艰难超乎寻常,内外夹击的各种事态均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与制衡。正如2023年12月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言,2023年我国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未来要增强信心和底气,我国外贸地位并没有发生转变与降级。
然而,2023年我国经济压力与不良至今并未根本改善,但是外资看好我国经济偏激至上调2023年预期5%以上普遍偏强,包括IMF、外国一些投行普遍将我国经济增长调高,然而实际现实则是外资流出股市明显,我国A股跌破3000点两次破关,这种不对称的言论预期与举措实施令人百思不解我国经济到底是利好还是不利?这种局面与唱好我国经济相悖存在炒作或布局风险值得警惕。因此,2024年我国经济依然面临外部形势严峻、复杂并更加不确定,我国更加明确2024年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尤其是国内疏导大循环堵点需要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实际上,我国经济节奏与逻辑面临2023年不良与2024年向好形势,但外资则普遍与我国形态现实反向预期,即看好2023年上调经济预期、不看好2024年下调经济预期,对比之下似乎已经清晰市场具有明显存在竞争炒作与对标压制疑惑。相比较我国国情,2023年经济恢复尚未正常,预计2024年逐渐恢复或将存在利好趋势,尤其作为十四五收官之作更是国情特性。我们应该警惕与思考目前舆论导向的对标干扰与调动情绪手法,这对我国经济判断的不适宜或加剧风险可能需要警惕外海对标谋略策略,国情主观理性是把控风险之关键,外资参考性需要理智与警惕之心防备。
另一方面海外美联储降息炒作失调经济有谋略风险。回顾2022-2023年美联储加息节奏与幅度之大并未破坏美国经济繁荣,美国经济两年伴随美联储加息创新增长告知市场——美联储加息不会破坏经济,因为美国新经济构造与逻辑难以捉摸并没有参数,这才是目前市场炒作美联储降息的诱因与故意造势理由和背景。尤其国际石油价格下跌表象刺激通胀回落舒缓假象,美国操作之特权在于美元因素,伴之事实真相是美国薪资、房屋以及服务价格上涨依旧,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情绪化炒作完全不顾事实令人担忧。
然而,市场预期推波助澜则达到前所未有极端程度,甚至国际上一些投行参与加码美联储降息2024年为100-150点尤为过激。包括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市场押注美联储降息前景预计2024年3月下调利率25个基点的概率维持在70%以上,全年降息空间有望在150个基点以上。而相比较这与2022年市场炒作美国经济衰退舆论相似,市场炒作美国经济衰退甚至达到75%,而最终美国经济不仅没有衰退,反之经济强势增长越来越明显,美联储降息预期过度不值得联想与反省吗?事实上,目前美国一般通胀高于美联储界定2%货币政策基准,而核心通胀PCE甚至特别核心通胀PCE更具有改革性规划以及未来随时调整参数可能,现实是该指标参数的房屋价格上涨、薪资价格上涨以及服务类价格上涨依旧。
目前市场和政策困点在于:美元控制的国际石油报价依然低迷,进而形成通胀下降表象,其中美国明显与OPEC减产对着干的计划,美国石油增产创出历史记录,加之美国能源署加大石油采购的增持计划,美国利益最大化与最小化是国际石油价格超低或酝酿快速上涨甚至暴涨的可能。美国通胀一般CPI反弹与核心通胀PCE高涨只是时间问题,美国通胀本质依然是高通胀形态。美联储加息是未来市场最大风险,这是发达国家紧缩货币驱动力和带动性,美元利率站位引领与加大新兴市场资本成本代价是核心参数,进而资金成本上扬对经济好坏影响显而易见受制者是谁、对冲目标是谁。美国利率与汇率双谋略值得警惕风险,并非简单化预期美联储降息,反之给与美联储进一步加息或提供更好的环境与陪衬性指标才全球风险之重,尤其是新兴市场风险将更加严峻与危机加剧。
风险是目前市场时髦词语,但风险重点在于识别力,市场没有准确的风险识别力,尤其分不清真假事实,风险控制成为一种空幻,甚至有可能是被利用的情绪与引导,风险并非是舆论化击鼓传花式的应对与防范风险,市场没有风险识别力则使风险应对与防范成为一种被利用的情绪或指引风险意图与目的。


上一篇:新能源车企2023年成绩单:比亚迪完成300万辆目标,理想超额完成25%
下一篇:全系配色泄露,荣耀Magic6系列正反面全曝光 参数、颜值足够拿捏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7-1 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