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没吃过这些美食,别说你去过马来西亚!

[复制链接]
7794 0
紫ぷ川秀 发表于 2022-7-14 21:52:2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来西亚(Malaysia)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由前马来亚联合邦、北婆罗洲(今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于1963年9月16日所组成的联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国家,后新加坡州在1965年8月9日被联邦除名,并独立建国。
马来西亚全国总面积共330,345平方公里,被南海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半部的马来半岛分为十一个州及二个联邦直辖区吉隆坡和布城,常称为“西马”,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与新加坡连接;而东半部位于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的北部,分属沙巴和砂拉越两个州及纳闽联邦直辖区,常被称为“东马”,南邻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而文莱则与东马三面接壤。首都位于吉隆坡,是马来西亚人口中最密集和最繁荣的地区,联邦政府所在地则位于布城。马来西亚人口大约在3千万左右。
马来西亚民族方面十分多元,由马来人、华人(包括峇峇娘惹/土生华人)、印度人、原住民(伊班人、卡达山杜顺人、比达友人、闪迈人、其他西马半岛原住民、东马砂拉越和沙巴原住民)和少数欧亚群体(克里斯坦人)等共同组成的多元民族国家。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由马来统治者会议选出,任期五年。政府则由获得最多国会议席的政党或联盟所领导。

没吃过这些美食,别说你去过马来西亚! 第1张图片

马来西亚地图
由于马来西亚的文化以及种族多元(主要有马来族、华族、印度族以及其他种族),导致马来西亚有不同的菜系,主要包括了中国菜、印度菜、马来菜。在马来西亚,考虑每餐吃什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里悠久的美食历史和灿烂的美食文化会左右你的选择,从而在吃饭这件原本很轻松的事情上,你也变得犹豫不决!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地道又好吃的10道大马美食,希望能够让各位小伙伴对马来西亚有更加好的印象以及记忆~
娘惹菜(Nyonya dishes)
娘惹菜是流行于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地的美食。起源来自于早期定居于槟城,马六甲,新加坡的中国移民。娘惹菜取名于娘惹,指的是中国移民和马来原住民通婚的女性后裔。
娘惹菜口味浓重,使用多种来自马来料理多用的香料,如小葱头(shallot),姜(会选用普通姜,山姜或南姜),姜花,辣椒,薄荷叶,香茅,叻沙叶,班兰叶,肉桂,蜡烛果(candlenut, malay:buah keras),罗望子(及罗望子做的亚参膏),泰国青柠,香菜籽,莳萝,虾酱(峇拉煎),咸虾酱(cincalok),豆酱,棕榈糖等,讲究把香料研磨杵碎,调成稠糊的配料,给食物带来独特的风味。娘惹菜又喜好使用华人传统的食材,配以多种马来料理中的配料,如椰浆,芒光,江鱼仔,青瓜等,配合香料加以长时间的炖煮,最后成为一派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娘惹菜的经典特色菜肴有叻沙,乌打,娘惹粽,娘惹糕点,黑果焖鸡等。其中黑果焖鸡就是一道典型的费工费时的料理:主要的配料黑果产自马来西亚,是一道娘惹传统的家传菜肴,需人工一颗一颗处理黑果坚硬的外壳,不是主营娘惹菜的餐厅一般很难品尝到。





沙爹串烧(Satay)
沙嗲,又名沙嗲串烧、沙嗲串,是一种东南亚的烤肉串,通常肉以酱汁先腌过再烤。沙嗲的食材可能是切片或切块的鸡肉、羊肉、牛肉、猪肉、鱼,其它肉类,或豆腐。沙嗲虽然经常使用竹签串肉,但比较正统的是以椰子树叶的梗串肉。沙嗲通常以木材或木炭烤,然后吃时可以再加上各种辛辣的沙嗲酱调味。
沙嗲是起源于印度尼西亚,它已成为印尼的国菜。沙嗲在许多其他东南亚地区,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香港、菲律宾、甚至以前殖民印尼的荷兰及同为荷兰前殖民地的苏里南都很受欢迎。
沙嗲与日本的照烧、中东的卡博串及南非的“sosatie”烤肉类似。沙嗲在2011年CNN观众投票在世界上50个最美味的食物中排名第14。



煎蕊(Cendol)
煎蕊是马来西亚的传统冰冻甜点。煎蕊最基础的配料是在刨冰上加入绿色粉条(或作粉糕,以斑兰叶等食用色素染色,而且多使用红绿两色),再淋椰汁或椰浆,最后撒上棕榈糖(椰糖)即成,红豆、玉米、糯米和仙草可作为选择的辅料。
在新加坡,给煎蕊添加了更多的西方元素,提供多种不同口味的煎蕊,最常见的有煎蕊加香草冰激淋以及煎蕊淋上切粒的菠萝蜜、红豆沙或榴梿。



肉骨茶(Bak Kut The)
肉骨茶是马来半岛的一道汤菜。其起源地至今饱受争议,肉骨茶的起源可以追踪于马来西亚。“肉骨”如其名,是以带肉的骨配合中药煲成的汤。
肉骨茶混合中药(枸杞、党参、当归、玉竹、川芎)和香料(包括八角茴香、桂皮、丁香、大蒜、甘草、花椒、甘蔗、罗汉果、胡椒)及肉排熬制多个小时的浓汤。在马来西亚的一些高级餐馆会加入海参和鲍鱼一起熬制。
肉骨茶通常伴白饭或以油条蘸汤来吃。以酱油、碎红椒和蒜蓉一起调味。通常会奉上中式浓茶解油腻。在马来西亚,肉骨茶是一道典型的早点菜式。





椰浆饭(Nasi Lemak)
椰浆饭是在文莱,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很常见到的一道美食,主要材料有大米、椰汁等,辅料有椰浆丝、鸡蛋等,口味偏清淡。
椰浆饭,本意是“奶米或香米”,在丰富的椰浆里烹饪而成,米粒与椰浆混融,奶白饱满,奶香四溢。一些厨师还会加入切片生姜或螺旋松叶给米饭添加味道。还可以配上凤尾鱼辣酱、烤花生、小黄瓜丝、水煮蛋食用,是马来人早中晚或两顿之间的食品。



叻沙Asam Laksa
叻沙,是一道起源於马来西亚的麪食料理,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代表性料理,主要材料有虾羔、虾米、干葱等。叻沙的背后文化比娘惹菜还要多元,叻沙是由华人、马来西亚人、娘惹人的三种族群文化一同交织的美食,虽然说叻沙又分为很多口味,但在马来西亚最有名的就是加了椰奶的叻沙,而虾、鸡丝、鸡蛋、豆芽是基本食材,叻沙中又因为加入特殊食材而被区分为娘惹、泰国、加东叻沙。有机会一定要去好好尝试一下吉隆坡、怡保、马六甲等地不同风味的叻沙。





印度甩饼(Roti CanAI
甩饼起源于东南亚马来半岛一带,是当地土著马来人的传统美食。后来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流传至印度,其制作方法在印度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提高。甩饼因印度而成名,所以被称为印度甩饼。 后来传入中国,因其独特的口味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印度甩饼外形大而薄,经过烙制后香脆可口,食用时蘸用咖喱或特制的酱料,还常常配上拉茶一起吃。甩饼有多种口味,如鸡蛋、奶酪、羊肉、鸡肉、香蕉、牛油、洋葱等。





炒粿条(Char Kway Teow)
炒粿条,作为粿条一种煮食方法,通常特指干炒,常见于广东潮汕地区,福建闽南。炒粿条也是流行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华人美食,在马新两地的美食中心都可以找到其踪迹。
炒粿条其实有点类似我们常吃的炒河粉,槟城用的粿条是宽一点的,吉隆坡人炒的都是细长的粿条,但是做法上差别不大,一般都是放虾仁、鸡蛋、腊肠、鱼饼之类,然后用黑酱油、耗油炒,喜欢吃辣还可以要求放点辣椒酱,这样吃起来甜中带辣,也很不错。



扁担饭(Nasi Kandar)
Nasi kandar 是一种流行的马来西亚北部菜肴,起源于槟城。它由来自印度的泰米尔穆斯林商人推广。Nasi kandar是一些​​米饭,并配以各种咖喱和配菜。
Nasi kandar其实是印度回教徒的食物哦。以前印度小贩会担着扁担叫卖食物,扁担的一边挂的是米饭,另一边则是咖喱菜,然后卖的时候就将咖喱菜浇在米饭上吃。现在做法上已经更多样了,可以浇在饭上的咖喱菜种类非常的多,什么咖喱鱼头、咖喱虾、咖喱薯条之类,你能想到的他们基本都能提供。




上一篇: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真是坑人
下一篇:马来西亚教育部考虑将2022新学年开学改为3月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7-1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