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文化]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复制链接]
76752 0
云生话起 发表于 2024-7-18 11:56:0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清交替之际,正当大家的目光聚焦于中原时,在遥远的西域,一个强大的蒙古部落悄然崛起。这便是准噶尔汗国。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1张图片




01

准噶尔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的瓦剌。
我们之前聊明朝时就提到过,北元分裂为鞑靼和瓦剌后,起先鞑靼被朱棣打残,瓦剌趁机崛起,一度统一整个蒙古草原,还在土木堡之变中俘虏了明英宗。
但瓦剌的巅峰期很短,北京保卫战后,瓦剌陷入内乱,一代枭雄也先在内乱中被杀。
见老对手衰落了,鞑靼立即痛打落水,发动连续攻击。
瓦剌打不过,只好放弃地盘,举族迁往天山北麓,最后逐渐分化成了四个部落,即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以及准噶尔部。
明朝后期,准噶尔是个连一万骑兵都凑不出的弱小部落,实力远不如和硕特部。
由于实力相对强大,加之部落首领又是成吉思汗之弟合撒儿的直系后裔,有黄金家族血脉。
因而很长一段时间,和硕特部首领都是四部联盟的老大,被其他势力称为卫拉特大汗。
插一句,历史的瓦剌和卫拉特,其实指的是同一拨人。
具体来说,明朝将这些人称作瓦剌;清朝称作卫拉特。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2张图片




再说回来,以准噶尔部早期的实力,想要崛起,无疑是天方夜谭。
然而造化弄人,十七世纪初,小冰期来了。
受气温下降影响,天山草场不断退化,这导致位于四部最北端的杜尔伯特部活不下去了,只得外迁,另谋出路。
一开始,杜尔伯特部打算沿额尔齐斯河顺流北上,结果迎面撞上了向东扩张的沙俄。
杜尔伯特打不过沙俄,随即调转方向,欺负南边的土尔扈特部。
在这场卫拉特联盟的内斗中,土尔扈特落败,被迫再次举族西迁,跑到了伏尔加河下游。
而挤走了土尔扈特部的杜尔伯特部,下场也很悲催。
估计是杀红了眼的缘故,南下没多久,杜尔伯特部陷入内战。
一场混战下来,杜尔伯特部分裂成了两支。
一支追随土尔扈特部去到伏尔加河流域放牧,另一支则加入了准噶尔部。
这个结果,让准噶尔人也是一脸懵。
邻居打架,自己本来只是看热闹的。没想到最后竟能摘桃子,轻松吞并两大部落的地盘。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3张图片




看着原本作为小弟的准噶尔渐渐强大,和硕特部上下很不痛快。
如果和硕特部首领缺心眼,两家肯定又要发生火拼。
不过,当时的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很有远见。
他认为如果与准噶尔内耗,只会便宜了周围虎视眈眈的哈萨克和沙俄。
于是,和硕特部便在固始汗安排下,一部分留在了天山北麓,一部分跟随固始汗南下,攻入拉萨,击败了统治当地的藏巴汗,在青藏高原建立了新的和硕特汗国。
随着土尔扈特西迁,和硕特南迁,杜尔伯特主动投靠。原先由卫拉特四部共享的天山以北,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流域以南的广阔草原,最后只剩下了一家独大的准噶尔部。
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和多和沁成为准部首领,称号巴图尔珲台吉,意为勇敢的副汗。
巴图尔珲台吉很有能力,在他的统治下,准噶尔部一面发展手工业,一面从沙俄购买先进火器,升级装备,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后来等到他儿子即位时,准噶尔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游牧部落,而是一个根基强大的国家。
而他的这个儿子,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噶尔丹。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4张图片




02

巴图尔珲台吉改造准噶尔部时,作为成吉思汗直系后裔的察哈尔部被后金灭了。
崇祯八年(1635年),皇太极令多尔衮率军平定察哈尔部,一战统一漠南蒙古。
次年四月,携大胜之余威,皇太极于沈阳登基称帝,并将国号由金国改为大清。
皇太极登基期间,漠南蒙古的四十九位部落首领集体莅临捧场,这些人共尊皇太极为“博格达彻辰汗”。
于是自此之后,清朝皇帝便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大清皇帝,还是蒙古大汗。
得知漠南蒙古数典忘祖,竟然推举女真人做大汗,巴图尔珲台吉和固始汗迫于压力,也派人向清朝表示了归顺之意。
不过,能自己割据一方做土皇帝,谁愿意给人做小弟呢?
所以到了崇祯十三年(1640年),巴图尔珲台吉便召集了喀尔喀(外蒙古)和卫拉特两大族群的五位大佬和四十四位封建领主,签署了《喀尔喀—卫拉特法典》。约定内部团结、共御外敌。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5张图片




明朝时期,狭义的蒙古族特指鞑靼,并不包括瓦剌。
即便也先当年统一漠北草原,俘虏了明英宗,鞑靼人也不认可他的领袖地位。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面对清朝在东面的威胁,以及沙俄在西面的渗透。喀尔喀的三位大汗也不得不与卫拉特签署协议,结成一个松散的政治、军事联盟。寻求自保。
喀尔喀与卫拉特结盟之初,清朝忙于入关,没工夫干涉。
到了顺治三年(1646年),见清朝无暇北顾,喀尔喀蒙古策动漠南蒙古苏尼特部叛逃。
众所周知,清朝仅靠十几万八旗军是无法在中原立足的。
因此有清一朝,通过满蒙联姻,维系满洲与漠南蒙古的联盟关系,便一直都是清朝的生存根本,是不允许任何人挑战的阿喀琉斯之踵。
喀尔喀蒙古此时竟然敢动清朝逆鳞,结果自然是挨揍。
不久后,多尔衮派多铎率军北上,重创土谢图汗和车臣汗联军,令喀尔喀蒙古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当然碍于与南明战争的军事压力,这时候的多尔衮也无力对喀尔喀赶尽杀绝。
至于拆散喀尔喀—卫拉特联盟,那就更不可能了。


不过,清朝运气很好。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顺治十二年(1655年),札萨克图汗部发生内战。土谢图汗以“调停”为名,频频出兵抢掠札萨克图汗部的人口和牲畜。
巴图尔珲台吉此时病死,而接替他位置的僧格(巴图尔珲台吉第五子),偏偏是个愣头青。
僧格认为,土谢图汗的所作所为,是一种背叛了《喀尔喀—卫拉特法典》所确立的“内部团结、共御外敌”宗旨的不耻行为。
为了教训土谢图汗,僧格便出兵干涉,并且还以自己的名义,册立上一任札萨克图汗旺舒克的弟弟成衮为新任大汗。
很明显,僧格的所作所为与土谢图汗没什么区别。
清朝那边,得知蒙古人内斗,立即开始分化拉拢。
土谢图汗与车臣汗认为清朝不计前嫌,包容性强,是个靠得住的大哥,于是自此开始倒向清朝。
新任札萨克图汗由于是僧格册立的,所以札萨克图汗部更亲近准噶尔。
而这样一来,原本就组织松散的喀尔喀—卫拉特联盟,顿时分裂。巴图尔珲台吉当年苦心营造的和平氛围,被自己儿子和土谢图汗破坏得荡然无存。
康熙九年(1670年),僧格在准噶尔贵族的内讧中被毒杀。
次年,见准噶尔内斗不止,僧格的弟弟,当时在西藏留学的噶尔丹回到准部,击败诸敌,成为准噶尔的新任大汗。
由此,准噶尔也进入了噶尔丹掌权的时代。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6张图片




噶尔丹的能力明显要强于僧格。比起他们的父亲巴图尔珲台,噶尔丹也要强出一个档次。
不夸张的说,如果僧格不死,继位掌权,准噶尔顶多也就是一个大一点的游牧部落而已。
但当噶尔丹上台后,实行准噶尔版的郡县制改革,规定汗国最高权力属于汗廷,汗廷以下设立若干单位,分别交由各级官员管理后。
原本松散的准噶尔部,迅速进化为了一个游牧帝国。
国家实力强大了,噶尔丹自然要开始扩张。
康熙十六年(1677年),噶尔丹对乌鲁木齐发动突然袭击,吞并了留在天山北麓的和硕特部。
此后三年,噶尔丹又连续发动扩张。
他先是出兵占领哈密,降服了吐鲁番汗国。后又以武力迫使雄踞南疆的叶尔羌汗国臣服。
原本噶尔丹还想出兵西藏,兼并整个和硕特汗国,控制青藏高原。但由于路途遥远,最后被迫放弃计划。
不过即便如此,这时的准噶尔汗国的地盘也不小了。疆域面积超过四百万平方公里,人口三百万,常备骑兵五万,且火器装备率超过50%。
这种体量和军力,当然比不了清朝。但放在中亚,绝对是巨无霸的存在。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7张图片




03

噶尔丹频频发动扩张战争时,三藩之乱还没结束。
之后几年,康熙皇帝又将注意力放在收复台湾上。
由于康熙一直很忙,所以噶尔丹此前到处整活儿,屡屡欺负弱小,清朝都没有干涉。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成衮病死,他的儿子沙喇接班,成为新一任札萨克图汗。
沙喇接班后,继续奉行成衮的政策,结盟准噶尔。土谢图汗对此很生气,便发兵一万,主动攻击扎萨克图汗部。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沙喇在战争中被杀。当时噶尔丹的弟弟也在扎萨克图部汗军中,被土谢图汗顺便干掉了。
之后,土谢图汗得寸进尺,继续向西,意图与准噶尔开战。
得知土谢图汗竟然主动上门找事,噶尔丹勃然大怒。
老子现在兵强马壮,不主动找你算旧账就不错了,你还敢来寻死!
随后不久,噶尔丹便以土谢图汗杀其弟为由,发布动员令,决定东征喀尔喀。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8张图片




当年九月,噶尔丹打算出兵报复的情报被土谢图汗获悉。
土谢图汗知道自己打不过,急忙遣使到北京,请康熙出兵救援。
在土谢图汗看来,他是清朝的小弟,康熙不会坐视不理。
然而,他忽略了一个大问题。这时候的康熙依旧很忙,根本没工夫处理其他事情。
康熙忙什么呢?忙着对付沙俄。
康熙二十六年(1687)正月,虽然清军用武力将入侵黑龙江的沙俄军驱逐到尼布楚。
但沙俄的远东总督并不甘心失败,一直谋划着再次发动侵略。
沙俄方面调兵遣将的同时,还派人联系噶尔丹,并与噶尔丹定下联手夹击清朝的计划。
我们在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出,沙俄在北,准噶尔在西。如果他们联手对清朝发动钳形攻势,届时清军必然是首尾不能相顾。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9张图片




其实,康熙一直都有计划。打算先解决沙俄,确保其中立态度后,再专心对付准噶尔。
但不料土谢图汗坑己又坑人,自认为是清朝小弟,擅自出兵招惹噶尔丹,导致战争提前爆发了。
收到求援信后,康熙很无语。只得一面回信给土谢图汗,让他想办法联合喀尔喀各部,顶住噶尔丹报复;一面则任命索额图为全权代表,率领使团前往色冷格(色楞格斯克)与沙俄进行谈判。
康熙二十七年(1688)五月,索额图率领使团北上。
噶尔丹得知消息,担心一旦沙俄因谈判而中立,自己就只能单挑清朝了。
于是,他便抢在清朝使团抵达谈判地点前,率先发起对土谢图汗的进攻。
这一年的六月,噶尔丹率三万精骑越过杭爱山,以闪电战术首先击溃土谢图汗部。
随后,噶尔丹又继续向东,击溃了车臣汗部。
在横扫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的同时,准噶尔军还偷袭了原先的盟友扎萨克图汗部。
由此,整个喀尔喀蒙古都遭到了噶尔丹的暴击,各部被打得群龙无首,民众被迫纷纷抛弃家当,轻装逃往喀清边界,寻求清朝庇护。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10张图片




04

准噶尔军狂飙东进时,索额图率领的谈判团正途经喀尔喀地界北上,目睹了喀尔喀人挨揍的惨状。
见时局不稳,出于安全考虑,索额图立即下令撤退,先回北京再说。
不久后,康熙也得到消息。
他是万万没想到,拥兵数万的喀尔喀三部竟然这么不经打,短短两个月时间就让噶尔丹收拾的明明白白。而自己这边又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无奈之下,康熙只好示弱于人,派人与噶尔丹谈判。表示土谢图汗有错在先,朕已经要求西藏的五世达赖派遣一位高僧前来主持会盟。届时,让土谢图汗在大会上承认错误,该怎么处罚他,由朕和五世达赖共同决定。会盟之后,你就退兵吧。
站在清朝的角度看,康熙的姿态摆的极低,已经很有诚意了。
但在噶尔丹看来,喀尔喀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随时都可以吞并。可康熙的竟然还妄想以一纸空文让自己退兵,这完全没诚意嘛!
由于双方的预期差异太大,这场谈判最终不了了之。
既然讲道理行不通,那只好硬着头皮打了。
恰在此时,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僧格长子)率五千部众造反。
噶尔丹闻讯,亲自率两千人返回准噶尔平乱,结果被击败。
此后数月,策妄阿拉布坦据博尔塔拉河一带自守,噶尔丹始终无法将其消灭。
而因为这个小插曲,噶尔丹的东征计划被迫暂停。
康熙则利用这个机遇,先出兵帮助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收复地盘,随后又令索额图再次北上尼布楚,最终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11张图片




当时,为了给征讨噶尔丹创造良好的国际条件,康熙在尼布楚谈判中做了很大让步,承认了沙俄对尼布楚地区的占领。
当然,沙俄也有让步,那就是承诺不再帮助噶尔丹。
后来,由于沙俄要集中力量与奥斯曼帝国争夺黑海出海口,并不想和清朝发生战争。因此沙俄方面也就选择了对噶尔丹袖手旁观。
暂时稳住了沙俄后,康熙松了一口气。噶尔丹则陷入被动。
此时的他也顾不上剿灭策妄阿拉布坦了,只得匆匆开始第二次东征。
在噶尔丹看来,东面的喀尔喀诸部不堪一击,其背后的大清也是外强中干。自己若是能一统蒙古草原,完全可以拆东墙补西墙,届时亦能成为草原霸主。
噶尔丹离开后,策妄阿拉布坦迅速控制了天山北麓准噶尔部的基本领地,将其排挤在科布多及其以东地区。
康熙得知情报,立即派遣使者抵达伊犁,与策妄阿拉布坦签订协议,夹击噶尔丹。
自此开始,噶尔丹失去后援,只能依靠小半个准噶尔汗国和小半个喀尔喀与控制中原、拥有上亿人口的清朝血战。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初,孤注一掷的噶尔丹率军再次打穿喀尔喀蒙古,兵锋直指呼伦贝尔草原。
四月底,康熙得到消息,陆续派出两支先头部队北上。
先头部队出发后,康熙又组建了两支主力兵团。一支以八旗军为主,集结于北京。一支以科尔沁蒙古骑兵为主,集结于科尔沁。
大体来看,康熙当时的计划是以静制动,让先头部队设法拖住噶尔丹,然后两支主力兵团寻机包抄,解决问题。
但不想,清军先头部队遭遇噶尔丹后,由于主将阿喇尼违命轻战,结果在乌尔会河之战中被打得全军覆没。
随后,噶尔丹率两万人乘胜南下,打算效仿他的老祖宗也先,去北京城下逛一逛。
收到消息,朝野哗然,京城内外商铺大多关门停业,米价也因人心不稳涨至三两。
对此,康熙很不满。噶尔丹有家回不去,现在都只剩下半条命了,竟然还能有如此威胁。
为了稳定人心,康熙力排众议,宣布亲征。并调兵遣将,决定一战消灭噶尔丹!
七月,康熙命皇兄和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长子胤褆为副将,率兵三万为左路军,出古北口;又命皇弟和硕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简亲王雅布、信郡王鄂札为副将,率兵两万为右路军,出喜峰口。
康熙此时的战略仍然是以静制动,希望用左路军拖住噶尔丹,右路军夹击,毕其功于一役。
八月,福全率军与噶尔丹在乌兰布通遭遇,“乌兰布通之战”打响。
乌兰布通是一座小山,山的南面地势陡峭,北面相对平缓,地表是稀疏的树林,西北侧山脚下是一条河流。
开战之前,噶尔丹将自己的两万军队部署于西北侧山腰的树林中。
由于受地形限制,全军无法展开,因而准军便主动结成“驼城”。
所谓驼城,就是将骆驼缚蹄卧地,背负箱垛,蒙以湿毡,以骆驼充当掩体。然后依托箱垛构建火枪、火炮阵地。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12张图片




福全看到驼城后,选择在河对岸列阵。
他的应对战术很传统,即以重甲步兵和火器兵为中央集团,先用火枪、火炮压制准军。然后再以重甲步兵推楯车前进,吸引准军火力。当准军被正面攻击吸引时,最后再出动骑兵冲击准军的侧翼。
这种传统战术经受了战场考验,效果倒是不差。但由于准军是居高临下之势,清军在进攻期间不得不仰攻。
因而战斗打响后,清军损失巨大,包括内大臣佟国纲在内的近万人阵亡。
不过,清军的红衣大炮很厉害。在大炮连番轰击下,准军的损失也很惨,死伤过万。
双方战至入夜后,准军弹药告罄。噶尔丹判断清军还有后援,时间拖久了,必然被包饺子,便下令撤退。
与之同时,为了麻痹清军,噶尔丹还派使者向福全假意求和。
福全不傻,他倒没有轻信噶尔丹的鬼话,但他也没全力追击。
因为部队在白天的损失太大,无力截击,此时的福全也只能指望右路军或盛京方向的援军赶到后,再翻脸夹击。
然而,常宁率领的右路军和盛京援军,都未能按期抵达战场。
就这样,噶尔丹在清军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战后,康熙大发雷霆,他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自己一方,本可一战全歼噶尔丹。结果却放跑了。
由此,参将的所有将领,包括福全、常宁在内,都遭到了处分。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放跑噶尔丹,怨不得前线清军。只能说康熙制定的计划,看似精致,实则可操作性不足。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13张图片




05

噶尔丹率军逃跑后,准军在回撤的路上遇到瘟疫,残存的万余人又损失了好几千。
而这不是还最糟糕的。
趁着主力不在,策妄阿拉布坦引兵偷袭科布多,把噶尔丹存储在科布多的粮食和物资洗劫一空。
噶尔丹第二次东征,压根没缴获什么战利品。现在家又被偷了,他等于直接破产了。
见噶尔丹穷困潦倒,暂时无力折腾。康熙在多伦举行会盟,将喀尔喀蒙古划分为36个旗。
这个事件,标志着外蒙古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吹了五年西北风的噶尔丹坐不住了。
他一面派人去沙俄活动,希望获取军事支持;一面煽动内蒙古科尔沁等部作乱,并不断派兵骚扰清朝边地安宁。
针对噶尔丹的频频骚扰,康熙起初试图以政治加经济封锁的方式解决。
也就是警告沙俄不许支持噶尔丹。同时从四面八方封堵科布多,逼迫噶尔丹投降。
科布多那个地方,本就贫瘠。先前被策妄阿拉布坦洗劫一空后,噶尔丹穷得一度连部队温饱问题都无力解决。
但康熙没料到,噶尔丹是个狠人,穷途末路之下,竟然还能发动垂死一战。
这一年的五月,噶尔丹率三万骑兵向东进犯至巴颜乌兰一带,再次将喀尔喀搅得稀巴烂。
次年正月,康熙得知消息后,决定亲自率军深入到大漠深处,与噶尔丹决战。
这一战,史称“昭莫多之战”。
清军这一次兵分三路,总计八万人,全部是骑兵,每名土兵配四匹马。另有三万人运送物资。浩浩荡荡杀向巴颜乌兰。
与之同时,康熙还派人通知策妄阿拉布坦,说大清准备剿灭噶尔丹,你那边看准时机,切断噶尔丹的道路。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14张图片




清军出动后,噶尔丹起初盲目自信,说:“康熙不在中国安居逸乐,过此无水瀚海之地,宁能飞渡乎?”
等到清军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又惊呼“清兵从天而降耶?
由于噶尔丹准备不足,准军无力应战,只得仓皇向西逃跑。
康熙闻讯,下令追击!
追击的同时,康熙让索额图给沙俄带话:不准收留噶尔丹,否则就兵戎相见。
五月十三日,准军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下,兵败昭莫多(今外蒙宗莫德市),噶尔丹仅率数骑逃脱。
战后,康熙下令对噶尔丹穷追猛打。就像当年皇太极追杀林丹汗一样。无论逃到多远,清军都要追杀到底。
八月,噶尔丹穷途末路,最后服毒自尽。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正式成为准噶尔大汗。准噶尔故地尽归其所有。
但策妄阿拉布坦还没高兴两天,哈密一带的封建领主就归顺了清朝。康熙并未拒绝,自此清军兵锋染指新疆东部。
策妄阿拉布坦对此很不高兴,却无可奈何,只能接受现实。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15张图片




鉴于策妄阿拉布坦很懂事,吃了亏也能往肚子里咽,在之后的十多年里,清朝始终与准噶尔保持了友好关系。
不过,这种和平局面随着沙俄势力侵入中亚,蚕食准噶尔地盘,策妄阿拉布坦为寻求出路,最终还是与清朝翻脸了。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派策零敦多布攻入拉萨,灭掉了和硕特汗国,将西藏兼并。
在此之前,清朝虽然没有在西藏驻军,但和硕特汗国一向对清朝恭顺。康熙认为,打狗也要看主人啊。你策妄阿拉布坦吃了豹子胆,竟敢欺负我的小弟?
康熙很生气,随即命大臣色楞和湖广总督额伦特各率两千人马由西宁出发,四川提督康泰率两千人由松潘出发,远征拉萨。
结果这次出征,宛如当年乌尔会河之战的翻盘,三路清军又是出师不利。
准军在西藏那曲的喀喇乌苏河一带设伏,首先歼灭了额伦特和色楞两部。
随后,准军又将康泰诱杀。
两战两败,六千清军以及随军的几万杂役全军覆没。
战败的消息传到京城后,康熙大为震惊。一些保守大臣引经据典,力劝康熙不要管西藏的烂摊子事。
不过康熙抵住了压力,派十四阿哥胤禵统兵出征,最终将准军驱逐出藏区。
此役胜利后,为了避免准部再次兴兵南下,康熙将西藏直接并入清朝版图。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16张图片




从康熙陆续将外蒙、西藏纳入版图,以及准噶尔与清朝的历次军事冲突可以看出,准噶尔与清朝是典型的零和博弈。
清朝要维护满蒙一体政策,就必须从地理上隔开藏、回、蒙,使之不能连为一体。
准噶尔处于清朝和沙俄的夹缝中,斗不过大国,只能拿一些弱小者开刀。
康熙为了削弱准噶尔,采取后发制人策略,准军打到哪,清军就打到哪。最终达到彻底消灭准部之目的。
解决西藏问题后,胤禵移师甘肃张掖,试图乘胜直捣准噶尔的首都伊犁。
为此,胤禵专门回京与康熙商议。
不过,因为路途遥远,军需运输太困难,需要耗费很多很多钱,康熙没同意,这一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雍正元年(1723年),趁康熙驾崩,镇守西宁的胤禵回京奔丧,固始汗的孙子罗布藏丹津在青海发动叛乱。
本来这只是一场小叛乱,很快便被年羹尧平定了。
但事后,罗布藏丹津逃入准噶尔,而策妄阿拉布坦又拒绝交人。
雍正为了彻底断绝青藏高原本地势力与准噶尔勾结的情况,便将青海也纳入清朝版图。
至此,清朝完成了对准噶尔的战略包围。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17张图片




06

雍正五年(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其子噶尔丹策零即位。
雍正听说后,认为这是个消灭准噶尔的大好机遇,便召见岳钟琪,筹划用兵事宜。
岳钟琪表示,远征准噶尔,路途遥远,且沿途地广人稀,对付这样的敌人,需要很多很多的钱。
雍正听说岳钟琪提到钱,当即说道:你不用担心钱的事。朕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现在国库有五千万两存银,你尽管放手去干!
既然钱不是问题,接下来就好办了。
雍正七年(1729年)二月,雍正召诸王公、内阁、九卿、八旗大臣开会,决定是否对准噶尔用兵。
会议期间,一些大臣不赞同出兵。
这些持反对态度的人认为,虽然策妄阿拉布坦死了,但他手下的猛将仍然活着,咱们千里远征,这个仗并不好打。
不过,反对的声音很快被主战派压了下去。当时挑头主战的是张廷玉。
张廷玉认为准噶尔虽然地处偏远,占了它的地方不能耕种,俘获了那边的民众也不能为我所用。但如果不将其剿灭,它就是定时炸弹,时时刻刻都威胁满蒙一体政策,实乃大清之患。
雍正很认可张廷玉的说辞,随即最终拍板——命将兴师,以彰天讨。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18张图片




当年三月,清军兵分两路出征准噶尔,其中北路军由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统领,西路军由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统领。
此次作战,清军的战术很简单,两路大军直捣伊犁。
在雍正看来,傅尔丹和岳钟琪都是经验丰富的名将。既然是名将,那没必要玩虚的,直接干就完了。
然而,雍正终究是小瞧了准噶尔军,同时也高估了清军。
两路清军出发后,还没走出多远,就因为保密工作不到位,被准噶尔人获悉了动向。
既然敌人都知道了,自然没办法再实施直捣巢穴战术。于是清军便不得不调整战略。
调整之后,两路清军利用准噶尔缺少火炮,不擅长摧城拔寨的弱点,采取筑城进逼,逐渐蚕食准噶尔领土的战法。
清军的这招筑城推进战术,对准噶尔威胁很大。
不过,准噶尔人也不是没有应对措施,那就是百试不爽的伏击。
雍正九年(1731年)四月,准噶尔军分两路,一路负责拦截岳钟琪,另一路负责伏击傅尔丹。
当时,其实有人提出了担心,认为傅尔丹孤军深入,极有可能被伏击。但雍正不信准军会孤注一掷攻击北路军,固执的认为岳钟琪的西路军才是准军的围攻对象。
于是,雍正便错误的命令傅尔丹尽快筑城,向西推进。
结果,北路清军就这么走上了不归路。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19张图片




六月,准军设了一个小圈套,傅尔丹眼拙,未能识破这是敌人的诱兵之计,带着一万多精锐京营八旗、索伦兵、蒙古兵,进入伏击圈。
准军见清军中计,遂即以一阵胡笳为号,突然之间,两万准噶尔士兵出现在山头,以居高临下之势,如黑云蔽日一般压向一万多清军。
面对呼啸而来的敌人,身处包围圈中的清军反应神速,迅速抢占制高点,顶住了准军的第一轮围攻。
以当时的情况而言,清军如果能坚持几天,这仗未必会输。
但万万没想到,一向被视为战斗力标杆的两千黑龙江索伦兵,在关键时刻竟然心态崩裂,丢下阵地跑了。
战场之上的负面心理是会传染的。索伦兵逃跑后,战斗意志向来不强的蒙古兵也跟着跑。
而如此一来,包围中只剩下了四千多京营八旗兵还在与准军厮杀。
最终,傅尔丹在一比五的绝对劣势下,率领八旗兵与准军血战,死伤超过95%。
4800人参战,4583人战死。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20张图片




另外,清军将领的损失也是极惨。仅副都统以上(正二品)以上的将领就阵亡了18人,其中还有两人是国公。
由于此战京营八旗的损失太惨,就连一些达官显贵之家也有人阵亡。因此战后,京城八旗近乎家家披麻戴孝。
北路军惨败的同时,岳钟琪率西路军奇袭防御空虚的乌鲁木齐。
但因为乌鲁木齐只是一座空城,西路军斩获甚少。两相抵消,清军此役无疑是收获了一场大败。
当然,清朝此战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战后,部分将领意识到一个重要问题——清军的火器装备严重落后于准噶尔军。
准噶尔背靠沙俄,早就换装了新式重型火绳枪。而清军使用的仍然是明朝鸟枪。
军队素质问题,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但装备落后问题好解决。
乾隆即位后,清军很快开始换装重型火绳枪。虽然这种武器相较于同时期的欧洲军队,依旧很落后。但比起此前清军使用的老古董,还是有进步的。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21张图片




07

和通泊之战,清军虽然败得很惨。但清朝体量大,输得起。
因此,这一战并没有改变大局。
战后,清军靠着稳扎稳打战术,在巴里坤和哈密等地设立了前进基地。
等于说,清朝打到了准噶尔的家门口。就差临门一脚。
所以,尽管战后的二十多年,清朝与准噶尔一直保持着表面上的和气。但清朝早就手握战略主动权,随时都可以进攻。
清朝,只是缺一个机遇。
到了乾隆十八年(1753年),这个机遇终于来了。
这一年,准噶尔发生内乱,拉藏汗的孙子阿睦尔撒纳与大策凌敦多布之孙达瓦齐发生内斗。阿睦尔撒纳打不过达瓦齐,被迫率领两万余人投奔清朝。
阿睦尔撒纳投降后,向清朝交代了准噶尔内部的详细情报。
乾隆闻讯,大喜过望,随即召开廷议,征求群臣意见。
开会之前,乾隆本以为至少有一半人会支持自己。
可不料廷议期间,除傅恒等少数几个人赞成出兵外,大部分官员都持反对意见。
反对者的理由很充分,远征伊犁,需要花钱。并且当年的傅尔丹就是因为孤军深入被人家给暴揍了。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22张图片




见朝臣皆反对出兵,有一些胆子大的还说远征是穷兵黩武,乾隆差点没气晕过去。
待平复心情后,乾隆始终觉得这是平准的大好机遇,绝对不能错过。
最终,乾隆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推动了灭准计划。
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五万清军骑兵在阿睦尔撒纳的领路下,南北两路并进,长途奔袭伊犁。
五月,清军出现在伊犁城下,达瓦齐措手不及,率领宿卫亲兵一万人退往伊犁以南180里处的格登山,布阵防守。
几天后,清军向格登山挺进,趁着达瓦齐毫无戒备,突然发起进攻,达瓦齐慌忙之下带着两千人逃跑。未能逃走的七千多人为清军俘虏。
从二月出兵到五月攻下伊犁,清军的行动可谓飞速。
待消息传回京城,乾隆得意洋洋,揶揄当初反对出兵的大臣。
朕就说吧,准部行将就木,一巴掌就能轻松拍死,你们这些人啊,干不成大事。
然而,乾隆还没高兴两个月,伊犁那边就传来了坏消息。
由于长年战乱,昔日水草丰美的伊犁河谷已经养不活五万清军了。
部队无粮,随时会崩溃。不得已,乾隆只好让前线清军主力回撤,只留下五百人镇守伊犁。
结果,阿睦尔撒纳见清军主力撤走,立即反叛,将留守的清军歼灭。这一事件史称“阿睦尔撒纳叛乱”。
得知伊犁得而复失,反对出兵的官员又开始嚷嚷。
比如陕甘总督刘统勋,也就是刘罗锅的老爸,竟然上书劝诫乾隆:“内外之界,不可不分”。
意思就是说,西域那地方没价值,干脆放弃得了,咱们在哈密建立防线。
乾隆对此气的火冒三丈,怒斥群臣,已经吃下去的肉,岂有再吐出来的道理?
骂完主张撤退的大臣后,乾隆调集大军,决心报复。
大军出征之前,因为事发仓促,粮草不足,乾隆下令“就粮于敌”,让前线主将自己“看着办”。
结果就因为乾隆的这道上谕,清军吃一路杀一路。
等到清军收复伊犁,完全控制新疆后,除了新疆东部的蒙古诸部还大体保存外,其他地方的蒙古部落都是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威胁清朝了。
至于准噶尔,经此一役,彻底被踏平,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南疆的回部叛乱,被清军轻松平定。
事后,见清军兵锋正盛,哈萨克汗国北部的中玉兹主动向乾隆遣使称藩。
不久后,哈萨克南部的大玉兹亦上表归附。
乾隆认为,“哈萨克自古不通中国,非元之瓦剌可比”。
意思就是说,哈萨克人不是蒙古人,对大清没有威胁,无需征讨。
至此,清朝在西北的扩张战争结束。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第23张图片




乾隆这个人,虽然他经常乾纲独断,为了追求十全武功,穷兵黩武,一直广受批评。
但客观上说,乾隆的所作所为,促进了中国自宋朝以来一直衰退的扩张进程。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全文约10000字,感谢您耐心看完。


上一篇:古代问斩犯人,为何偏偏选在午时三刻?看看是几点就懂了!
下一篇:凌阴消暑,中国古代用冰简史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8-30 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