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To be or not to be -英国与欧洲

[复制链接]
61293 0
曲水为怀 发表于 2022-8-14 08:35:5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这样,英国走了,一如她曾经的姗姗来迟。在错综迷离的人性交辉下,英国人民终于用陶片放逐了自我[1],获得了又一次光荣的孤立[2]。其得失或显于今日,或留于千古。或兴败于英伦,或亡乎于欧陆。  
论及英国退欧之兴废,不免先要谈及欧盟成立之原委。欧洲作为世界近代文明发祥之地,可谓风光一时。从无敌舰队[3]旁风驰而过的海上马车夫[4],到枫丹白露宫[5]前升起的大不列颠不落之朝阳。欧洲文明正是在不同民族激荡碰撞之下,一面休戚与共,一面此消彼长。而民族间的丛林法则必然随着科技革命而日益血腥。凡尔登绞肉机[6]上已卸下了老式的毛瑟枪筒,而二十五万尸体的机油又擦亮了阿道夫[7]的铁十字勋章。
直至二战以后,法国人终于痛定思痛,吸取了一战后对德政策之教训,开启了一个和平欧洲的希望与梦想。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到1957年的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再到1965年的欧洲各共同体(常言:欧共体),法国,西德,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与意大利六国成为欧共体的第一批成员。可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忘却仇恨,共同发展,正是欧共体建立之初衷。而冷战阴影下,抱团取暖的欧洲六国更是迅速地亲如一家。直至1972年,英国终于与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五国共同加入欧共体。但此后不论是1987年的《申根条约》还是1999年的共同货币政策都未曾再见到这位海外孤岛的倩影。可见伟大的不列颠民族需要的只是一个统一的自由市场。而并非同一个欧洲,同一个梦想。
这一切又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而更加波诡云谲。1991年末,强盛了近一个世纪的赤色帝国轰然倒塌。漫天烟尘中,更彰显出这个西邻联盟的民主与强大。直至1995年,瑞典,芬兰,奥地利相继加入欧盟,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联盟可谓盛极一时,问鼎天下。又恰逢世界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众多红色遗孤终于搭上了这班开往春天的末班车。而这13个中,东欧国家[8]不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政治架构都与欧盟强国判若云泥。这场门第悬殊的政治联姻恐怕只能看作是另一场马歇尔计划[9]。当然,柏林墙的自然倒塌曾令世界和平人士振奋不已。但一个包含日尔曼,拉丁,高卢,维京与马扎儿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如何在现代文明的脚手架下搭建通天的巴别塔[10]?恐怕怀揣这样伟大梦想的愚公精卫注定要命运多舛,步履蹒跚了。
正所谓,福兮祸兮,泰极否现。随着欧洲东西形势的此消彼长,俄国的政治影响已愈发微弱,而欧盟的政治对抗也意义无多。外无其侮,兄弟便难免要相隙于墙。欧盟内部的政治经济矛盾也日益凸现。特别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欧盟有如一艘全速行驶的泰坦尼克巨轮无可避免的向两座冰山驶去。其一,便是西北欧富国与东南欧穷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巨大之矛盾。而同样的货币政策就好像摩天大厦中统一的制冷系统,难免冷热失衡,顾此失彼。由于维持低通胀一直是欧元的主要任务,南欧等弱国不可能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本国经济,更不要说降低汇率以刺激出口。反而,由于欧盟的集权信誉担保,弱国可以通过低利率发行欧元债券以获得廉价融资。这就促使本已债台高筑的政府继续饮鸩止渴。那为何各国政府可以任意发债呢?这就涉及欧盟的第二大矛盾,货币政策的统一与财政权力的分离。财政权是国家行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松散的联盟性质使其无法统一财权。大家交了粮,一起吃食堂。西方的人民公社恐怕也终不免要迎来新世纪的自然灾害了。
既然如此,那欧盟强国在经济上又是否全无得利呢?事实恰恰相反,在统一的市场中,最大的得利者便是强势的经济体。因为他们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在平等的商业竞争中往往左右逢源。在世界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不仅在产业链中有更大的议价能力,在人才流动中也一路占尽先机。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强国虽然拿出大把银子资助弱国,但也不愿意放弃欧洲一体化的缘由。
综上说述,在政治上,欧盟希望永葆和平,同时再现欧洲的辉煌。在经济上,希望通过统一的货币和自由的市场,以打造与美国分庭抗礼的经济体量。而这一切又是否全然契合大不列颠的意愿呢?
首先从历史上,盎格鲁撒克逊人从未把自己和欧洲大陆真正绑定在一起。英国人心中的比邻,恐怕是广阔大海连接的大英联邦。所以他们对神圣罗马帝国向来嗤之以鼻,一个分而治之的欧洲大陆才能使他们真正的光荣孤立。传统英国只需要一个安全的邻居,而并非一个欧洲的崛起。只需要一个自由的市场,而并非财政与货币的统一。历史与文化的背离,使英国从始至终一直与欧盟同异梦,貌合神离。
即使如此,在拥有独立货币与非申根国待遇的今日,与欧盟强行分手,又是否符合英国本身的利益呢?又是否为英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中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呢?早年光荣独立的前提是欧洲为世界的中心。直至一次大战,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都来自欧洲大陆。所以挑动支离的欧洲,拥抱海洋中的新天地才是英国合纵连横之策。而今日世界格局已然天翻地覆。亚洲已非昔日吴下阿蒙,美利坚更早已雄霸天下。此时与欧盟保持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进而在世界舞台上左右逢源,恐怕才最符合这位半老徐娘的现实利益。
再回顾脱欧派的直接矛头所指,移民与财政问题。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使边沁[11]的效益主义理论在英国深入人心。那就让我们首先考虑社会效益总体的最大化。英国为欧盟的财政支出是不是超过英国脱欧的损失呢?英国脱欧的最快速反映便是伦敦金融市场的动荡。英镑已然在脱欧当日下降10%,短期内甚至还有10%的下降空间[12]。伦敦股市也同时在单日内下挫10%,并引起全球的联动。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不稳定的本国货币体系恐怕势必影响其在世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而作为世界第二大债券交易市场,也很难设想欧盟不会出台政策抑制其他欧洲国家在伦敦的债券发行。而新移民政策势必会影响在伦敦工作的200万欧盟雇员,而他们中又有大量金融精英。失去了人才的支持,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否可以在这场狂风骤雨中屹立不到,恐怕就如同伦敦的天气一样要多雨少晴了。
更不用说退出欧盟后对英国贸易的影响。欧盟是英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如果英国此时背离欧盟,欧盟为维护自身利益只能别无选择的制裁英国。虽然相互制裁只能两败俱伤,但欧盟为了不至于树倒猢狲散,恐怕也只能秀才杀鸡,硬着头皮了。
最后就是谈虎色变的难民问题。首先,欧盟为什么要收留大量的中东难民?这是一个古老的亚伯拉罕式[13]的难题。极端穆斯林恐怖分子已高高举起了中世纪野蛮的弯刀,而砍向的恐怕已不再是圣殿骑士团[14]的大旗,而是世界一切现代文明的成果。如果不收容中东温和派的难民,恐怕就会把他们推向罪恶的彼岸。面对红色的庞然巨象,欧洲人可以手持火把,紧缩一团。而面对无孔不入的黑死病,牧师扯下十字架,绅士的礼帽把脸遮上。病者被抛弃于荒野,烈火燃尽了整个村庄。结果只能好似张伯伦[15]向人民挥舞着一个世纪和平的字笺,而缓步踏下的却是慕尼黑[16]的归航。
   Tobe or not to be,  这已不再是个问题。而与哈姆雷特[17]一同倒下的,恐怕还有饮鸩的苏格拉底[18]. 他放弃生命守卫雅典,却被雅典的人民放弃。

To be or not to be -英国与欧洲 第1张图片
微信号:无隅空坛
[1] 陶片放逐制(希臘文:ὄστρακον;英文:Ostracism),又譯陶片放逐法、貝殼放逐法或陶片流放制等,是古代雅典城邦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前510年创立。雅典人民可以通過投票強制將某個人放逐,目的在於驅逐可能威胁雅典的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
[2] 光荣孤立: 光荣孤立(Splendid isolation) 是19世纪晚期英国追求的外交政策,由本杰明•迪斯雷利与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索尔兹伯里侯爵)担当首相时所主导。此名词其实是由某一位访问英国的加拿大国会议员所提出,赞扬英国积极不干预欧洲大陸事务。在各个时代,英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保持欧洲大陸均势,不容任何力量破坏这和谐局面。
[3] 无敌舰队:西班牙艦隊(英语:Spanish Armada,西班牙語:Grande y Felicísima Armada或Armada Invencible,即最幸運的艦隊或不可擊敗的艦隊、無敵艦隊)為16世紀後期著名的海上艦隊。
[4] 海上马车夫:荷兰商船的别称。
[5] 枫丹白露宫(法语:Château de FontAInebleau)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在法国北部法兰西岛地区塞纳-马恩省的枫丹白露镇,从12世纪起用作法国国王狩猎的行宫。
[6] 凡尔登战役: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7] 阿道夫:即希特勒,在一战中因作战勇敢,获得铁十字勋章。[8] 2004年,第五次擴張第一階段,塞浦路斯、爱沙尼亚、拉脫維亞、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馬爾他、斯洛文尼亚加入歐盟。2007年,第五次擴張第二階段,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加入歐盟。2013年7月1日,克羅地亞加入歐盟。
[9] 馬歇爾計劃(英语: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戰後美国對被战争破壞的西欧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其政治目的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抗衡苏联的共产主义阵营。
[10] 巴別塔(希伯来语:מגדל בבל‎ Migdal Bavel;也译作巴貝爾塔、巴比伦塔,或意译爲通天塔),巴別在希伯來語中有「變亂」之意。據《聖經•創世記》第11章記載,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塔頂通天能傳揚己名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
[11] 杰里米•边沁(英语:Jeremy 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英国哲学家、法学家和社会改革家。他是最早支持效益主義和动物权利的人之一。
[12] 索罗斯在选举前,指出如果英国脱欧,英镑将下降20%至1.15美元水平。 [13] 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系宗教是基督教,犹太教与穆斯林宗教的总称。因为他们都相信旧约并信仰共同的神。而这也引起了近两千来的宗教战争。 [14] 圣殿骑士团:三大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之一。在这里代指十字军,从而代职中世纪野蛮的基督教世界。
[15]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年3月18日-1940年11月9日),英国保守黨政治家,1937年到1940年任英国首相。他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对希特勒之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而倍受谴责。
[16] 慕尼黑協定(英語:Munich Agreement;捷克語:Mnichovská zrada;德語:Münchner Abkommen;1938年9月29日─9月30日)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四國首腦──張伯倫(首相)、達拉第(總理)、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國的慕尼黑召開的會議。英法為避免戰爭爆發,簽署慕尼黑協定而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出賣了未在場的捷克斯洛伐克利益,是一項綏靖政策。
[17] 哈姆雷特:存在或毁灭是哈姆雷特中脍炙人口的名句。
[18] 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不虔誠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原因是不相信神)判處死刑。儘管他曾獲得逃亡離開雅典的機會,但蘇格拉底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


上一篇:欧洲遭遇 500 年来最严重干旱,泰晤士河上游断流,莱茵河 ...
下一篇:欧洲5个有税务优惠国家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8-21 22:40